現在的 SEO 不只是關鍵字和結構,
Google 也會依據「讀者停留時間、互動率、跳出率」
來評估內容的品質。
SEO 寫作不只是為了讓 Google 看懂,
更是為了讓「讀者願意讀下去」。
避免排版太亂、行距太擠、重點太難找,
如何優化文章排版與可讀性,
讓內容更清楚、更耐讀,提升整體 SEO 表現。
為什麼「可讀性」會影響 SEO 排名?
Google 在分析網頁品質時,不只看關鍵字,
還會根據「使用者行為指標」判斷內容是否優質。
📊 常見指標包括:
- 停留時間(Time on Page):讀者停多久?
- 跳出率(Bounce Rate):是不是立刻離開?
- 互動率(Engagement):有沒有滑動、點連結?
這些都與「可讀性」密切相關。
如果你的文章:
- 文字太密
- 段落太長
- 沒重點標示
讀者就會很快離開。
👉 結論:好排版 = 好 SEO。
寫文章時常見的排版錯誤
| 錯誤 | 說明 | 解法 |
|---|---|---|
| 一整段沒換行 | 視覺壓力太大,讀者直接跳出 | 每段 3~4 行內換行一次 |
| 全文同一字型大小 | 沒有層次感 | 用 H2 / H3 分段,適度加粗重點 |
| 沒有留白 | 讀起來密不透氣 | 行距 1.6~1.8 倍最舒服 |
| 使用過多顏色或底線 | 分散注意力 | 只保留 1~2 種強調樣式 |
| 清單格式不統一 | 影響結構閱讀 | 用一致的項目符號或數字清單 |
提升可讀性的 5 個排版技巧
短句 + 短段落
長篇大論會讓人放棄。
理想格式是:
- 每段不超過 3~4 行
- 每句話 15~20 個字以內
📍小技巧:
可以用句號或換行,創造「呼吸感」。
善用小標題(H2 / H3)
標題不只是為了 SEO,
也是讓讀者「快速掃描」的導航。
在長篇文章中,每隔約 300~400 字加入一個 H2,
能讓內容更有節奏。
用清單與表格整理重點
比起段落,人眼更喜歡有形狀的資訊。
- 使用
•或1️⃣條列 - 適度加上表格或圖解
這樣讀者能快速抓重點,也更容易記得內容。
加上視覺元素(圖片 / Icon / 引言)
圖像能打破文字單調,
讓讀者重新聚焦。
💡 建議:
- 每 2~3 個段落加一張圖(或引用框)
- 圖片要有說明文字(alt text)以利 SEO
- 適度加入引言或名言,增加節奏變化
善用強調與留白
適度使用:
- 粗體(B):標重點字詞
- 斜體(I):補充或提示語氣
- 空白行:讓段落呼吸
過度強調反而會讓讀者視覺疲勞,
記得「重點越少,越容易被看到」。
讓行動裝置也好讀
超過 60% 的讀者是用手機看內容。
如果你的排版在手機上崩壞,再好的內容也留不住人。
💡 建議:
- 避免太寬的圖片(會超出畫面)
- 刪除桌機版多欄式排版
- 測試在手機上閱讀體驗(字體建議 16px 以上)
- 不要用太多連結或廣告區塊
👉 結論:手機上能舒服看完,就是好排版。
實例解析
❌ 改善前(難讀)
SEO 寫作是一種讓文章更容易在搜尋引擎中被找到的技術,透過在文章中加入關鍵字、設計合理的架構以及適當的內外部連結,可以讓網站的流量提升,不過如果排版不良或句子太長,會讓讀者很快離開網站。
✅ 改善後(好讀)
SEO 寫作能讓文章更容易被搜尋引擎找到。
關鍵在於關鍵字、文章架構與內外部連結。
但如果排版太亂、句子太長,
再好的內容也會讓讀者流失。
SEO 不只是演算法遊戲,
而是如何讓人願意看完內容。
好排版能讓:
- Google 讀得懂(結構清晰)
- 讀者看得懂(邏輯明確)
- 品牌記得住(體驗一致)
「內容讓人點進來,排版決定會不會看完。」
💡 延伸閱讀:
SEO 撰寫技巧:讓關鍵字自然融入文章
如何用 H1~H3 設計出 Google 看得懂的文章架構
關鍵字研究:找到會帶來流量的主題
SEO 寫作入門:為什麼你的好文章沒人看?


